红网时刻新闻4月2日常德讯(通讯员 龚道沿)不带烟花爆竹,只献鲜花一束,4月1日,清明节到来之际,临澧县刻木山乡彭市社区退休党员老姚,来到亡妻坟前三鞠躬。“用这种方式缅怀亲人,既文明清朗,又节俭安全,值得点赞”,目睹者伸出大拇指。
刻木山乡是远近闻名的烟花爆竹之乡。过去,人们往往在祭祀时,燃放鞭炮,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近年来,由于乡里加大宣传力度,党员干部带头禁燃禁放,乡纪委、村监员跟踪监督检查,人们环保意识和安全理念进一步提高。鲜花祭扫、植树缅怀、踏青遥祭等低碳祭扫形式遍地开花。不少志愿者不仅自己文明祭祀,还担起义务宣传员。五里堆村与澧县四个村(社区)交界,铁路穿村而过,沿途烟花销售点多,社情民意复杂。为确保出行平安,党员巡逻队坚守重点地段,主要关口,告诫人们遵守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等有关规定,不带火种上山,不在山上焚香烧纸,燃放爆竹。“燃放烟花爆竹不仅花费开销,产生噪音,污染环境,还会带来安全隐患。”苦口婆心的劝说,使村民懂得了“安全第一”的道理,积极配合,按规定行事。
观念一变,方法也创新。以往清明节期间,一些人为安慰亡者,置纸彩电、扎纸轿车,烧纸冥钱。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家庭追思,网上祭祀,坟前植树,到烈士雕像前献花等,运用多种方式,寄托哀思,缅怀逝者。
远在广州服装厂务工的俄井村青年胡亚运在网上留言:“爷爷奶奶,厂里事多,且环环相扣,实在抽不出身回家为您老人家扫墓尽孝,只能远在千里借助网络,向二老献上无尽的怀念,表达沉痛的心情。”据了解,在该乡,像胡亚运这样通过网上祭祀的越来越多,墓前植树随处可见。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龚道沿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清廉常德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