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廉常德丨临澧:清廉文化润心田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龚道沿 编辑:姚晓雅 2025-07-18 17:20:35
时刻新闻
—分享—

02.jpg

红网时刻新闻7月18日常德讯(通讯员 龚道沿)7月18日,点开“清廉临澧”公众号,一幅幅廉洁海报,一句句廉洁词语,跃入眼帘,滋润心田,令人难以忘怀。

临澧是革命老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和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红色文化、廉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为擦亮这张金色名片,让红廉文化变得触手可及,该县纪委监委别出心裁,从3月起,在“清廉临澧”上推出了“廉润临澧——风物溯廉”廉洁文化作品展,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创意和政治的情感,共寻临澧本地特色风物背后的廉洁故事,共品绵延千载的廉脉芬芳,共造廉洁文化的浓厚氛围。

图片1.png

翻到“廉润临澧”之林伯渠图片时,“承先辈家风,筑廉城风骨”10个大字格外醒目。在开国大典主持人林伯渠铜像前,感受他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让人不仅感慨:“林伯渠用自己的一生铸就了清廉丰碑。”长征途中,这位老革命家拒绝特殊待遇,手举马灯照万人。延安时期,生活俭朴,厉行节约。到基层视察,严格坚持“四不原则”。对子女严厉有加,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公私分明,带头示范,用好家风引领好党风好政风。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临澧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图片2.png

紧盯“青山精神”画图,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青山精神是临澧人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青山水轮泵站枢纽工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1966年7月15日,县里一声令下,10万临澧儿女自备口粮和工具奔赴工地,用一锤、一锄、一双手,苦干10个冬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建成了“亚洲第一泵”,实现了35亩农田有效灌溉,推动了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青山精神所代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无私奉献,已在我们头脑中牢牢扎根,成为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奋勇向前的强劲动力。

图片3.png

不仅如此,“以笔为刃,划破黑暗,以廉为盾,抵御贪腐”,用简短的语言对丁玲一生进行了高度概括。还有“道水清风,廉洁正气”,“辣椒驱寒,廉洁袪贪”等画图,以鲜明的时代色彩,道出了人们的真实情感。

据悉,“廉润临澧”已推出廉洁海报12期,不仅是对临澧风物的巧妙呈现,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礼,最终化作党员干部们的行动自觉,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思践悟中强化廉洁修养,让廉洁之风吹遍临澧大地每个角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龚道沿

编辑:姚晓雅

本文链接:https://qlcd.rednet.cn/nograb/646941/52/151366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清廉常德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