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出生在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本可以有较好的工作安排,但因家庭成分不好,成了靠“工分”吃饭的劳动妇女,结婚后,养育了我和弟弟。经历了特殊的年代,在娘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一位劳动妇女对党的赤子情怀,更是亲身体验到了一个家族对中华五千年优良传统的传承。
吃苦耐劳,是娘的“良心”
九十年代,在我们村子里,能够读到高中毕业的,可以说寥寥无几,但我们家里就有两个,这与母亲的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
我和弟弟年龄相差不大,小学时,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也全是班长或学习委员,给父母带来了许多荣耀,让“地主”后代在“贫下中农”面前也扬眉吐气了。这些荣耀,给妈妈带来信心的同时,也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许多烦恼。当时的农村,对于烟花炮竹的管理并不严格,妈妈就偷偷央求人教她做鞭炮售卖,自行车后座架着的两大箩筐鞭炮,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我考上了大学、弟弟也顺利通过飞行员体检,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大,妈妈就同时养鸡鸭、养母猪、喂牛羊、做零工......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只要是能赚钱的活,无论多苦多累都干。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你们姐弟愿意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着。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是母亲用羸弱的肩膀支撑着我们姐弟读书。
诚实守信,是娘的“良心”
“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母亲经常这样教导我们,邻居家树上的桃子、李子,就是烂在地上了也不准捡。不允许我和弟弟有损坏庄稼、砸别人家的玻璃等不良行为。
还记得我5岁那年,因为好奇鸡蛋能否孵出小鸡,于是偷拿了邻居家一个鸡蛋,和小伙伴在草垛里玩时,不小心把鸡蛋打破了。被母亲知道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并教育我,打是为了长记性,不然会“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我小学时候数学成绩不好,一年级期末考试时,我用平时积攒的零食“贿赂”同桌,和同桌互换了试卷,虽然打了89分,但母亲了解后,严肃地批评了我,教我做人要诚实,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
尊贤敬老,是娘的“良心”
母亲因为内风湿关节炎导致腿疾,前年,我们带她到北京瞻仰了毛主席遗像,她还硬是坚持拄着拐爬上了长城。“上北京看看毛主席”,这是母亲一生最大的心愿。母亲也经常念叨:老一辈革命家、保家卫国的军人、科学家,才是你们年轻人应该追的“星”哦。婆媳矛盾、姑嫂矛盾,似乎是一个家庭常见的矛盾,但在我的家里,母亲和奶奶的相处,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相敬如宾”“互敬互爱”。我的姑姑回娘家,都是和母亲住一间屋子,且两姑嫂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爷爷晚年中风瘫痪在床三年,都是母亲端茶倒水,送菜喂饭。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埋怨过。即使偶尔在亲戚家吃饭,母亲都不忘给爷爷带一份回来。爷爷年轻时在戏剧团工作,是老戏骨,他瘫痪后,母亲就背着爷爷去看戏,因为这事,邻居们都羡慕的打趣道:“媳妇背嗲嗲”,真是十里八乡难得一见孝顺的好儿媳。
厚德守仁,是娘的“良心”
村里有“五保老人”,轮到母亲照顾的那几天,母亲会买些家里平日从来都舍不得吃的鸡蛋、瘦肉汤做好送去,晚上也是寸步不离的看护。母亲说,“五保老人”无儿无女,孤苦伶仃,我们能力所能及的照料一些,这是积德积福啊。前些年,母亲还种了几块地,偶尔家里请一两个劳力帮工,母亲都会做七八道菜,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呼工人。我们从城里给她带回去的各种好吃的,她也会和领居分享。见过母亲的人,都知道她说话嗓门大,脾气有些暴躁,大有“撼山易,撼母亲难”的意味。但是母亲对人却格外的温柔,我几乎没有发现她和人发脾气,她经常给邻居送些自家菜地的蔬菜,邻居家有急事需要帮忙,母亲可以通宵不睡,她不以为苦,即使深夜有人叫门,也总是一骨碌起床,没有半刻停顿和牢骚。邻居都夸她“小义”(大约是“仁爱”之意),热心肠,厚道仁义,容易接近。
清扬正气,是娘的“良心”
我们姐弟在母亲的影响下,也走出了小山村。我选择了教师职业,弟弟成为了一名现役军官,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弟弟在部队几次立功,我也早早的获评了高级职称。
去年,我教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单亲家庭、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女生,在我的关爱和鼓励下,不仅重拾了学习生活的信心,成绩也大有长进,作文还在报纸上发表,孩子奶奶在给我的感谢信里夹了一个红包,我在回赠奶奶的学习资料里夹带着红包退了回去。还有一名男孩,其家长在学校对面开店,因为我帮助孩子纠正了许多不好的习惯,且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家长心存感激,在我衣服口袋里放了红包。我发现后,把红包放到了家长店里挂在墙上的小黑袋子里,并微信附言:这个包里有孩子的学习资料。再次巧退了“红包”。我也因为这两次“巧退红包”的故事成为了学校的美谈,也成为了师生和家长心目中清正廉洁的“暖心人”。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官。这是娘的“良心”,也是娘生前用言行教导我们的良苦用心。母亲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她的精神、她的美德,一直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简单朴实的语言,也成为了我们的家风家训,永远传承。
笔者心情:今天是母亲离开的第625天,自母亲突然离世,我一直不敢翻看相册、不敢播放手机里收藏的母亲的语音,甚至回避关于母亲的任何话题。失去亲人最难受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在之后的时光里,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看到她喜欢的零食、用过的东西、说过的话语......让人触景生情、想起她的每一刻。
王春芳
2023年12月2日
来源: 红网常德站
作者:王春芳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清廉常德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